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師專欄

談國艦國造之機會與挑戰

一、海權維護之必要性

       台灣地區四面環海,為典型的海島經濟,對外的交通運輸與經濟貿易除了航空之外,95%以上仰賴海運;加上台灣位於東亞樞紐的優良地理位置,使得台灣的海運擁有良好的發展條件,直接間接促進了台灣經濟的蓬勃發展。全球前二十大貨櫃航運公司當中台灣就佔了三家,台灣已是名符其實的海運強國。近年來政府亦逐漸重視海洋經濟的發展,不論是漁業權的確保,海洋能源的開發,離島觀光運輸的強化等等,在在顯示走向海洋是台灣未來經濟的重要出路,而近年來東海及南海的主權領海爭議亦攸關台灣在海洋經濟發展的布局,凡此種種均點明海權維護之必要性,而精實的海巡與海軍戰力實為維護台灣海權之必要條件。

二、國防產業自主與艦造願景 

       我國政治環境特殊,在維持區域安定前提下,國防支出自有其必要性,除保障國家安全之外,若能進一步實現國防產業自主,藉由國防產業的高產值、高技術及供應鏈效應,亦可擴大內需及促進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發展及提升產業競爭力。因此,在新政府的五大創新產業之中,即極力推動國防產業,其中國艦國造是以南部地區為發展核心的火車頭產業,蔡總統及其核心幕僚亦多次考察南部船廠及宣示新政府推動世界級造船產業的決心,並描繪出將來艦艇外銷的願景。
       另依據海軍未來20年兵力整建規劃,陸續需求艦艇包括4艘1萬噸級驅逐艦、10到15艘3,000噸級巡防艦、兩棲船塢登陸艦,以及4至8艘1,200噸至3,000噸的柴油潛艦等,如果能夠順利實施,可以提供國內船廠一個可長可久的造艦計畫,創造出政府政策、國防建設、民生經濟三贏局面。
       國內船廠在支援國防與保護海疆方面,無論從海軍光華一號成功級巡防艦,光華三號錦江級近岸巡邏艦、光華六號飛彈快艇、新一代油彈補給艦磐石艦、匿蹤飛彈巡邏艦沱江艦,以及海巡2,000噸級巡邏艦台南艦及新北艦、3,000噸級巡邏艦宜蘭艦、海巡署巡邏艇等,均已累積厚實的建造實力,已具備國艦國造之基本能力。

        要落實國防產業自主及國艦國造,除了需要國內造船廠的全力投入外,亦需透過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及引導,並有效整合國內造船及相關產業之產官學研資源與能量,胼手胝足、一步一腳印、完整且落實的推動,讓全國既有的能量與資源充分整合發揮,方能符合國艦國造之需及完成建構海軍新一代艦艇兵力之任務。

三、我國造船艦之能量與實績 (以台船為例 以台船為例 以台船為例 )

(一) 精品商船,自主開發,全球品牌
       台船公司(CSBC Corporation Taiwan)為世界級的大型造船廠,接受船東客製化之訂單,並具自行研發設計之能力,加上現代化生產流程、自動化系統設備,以及員工累積多年之造船工藝,已成功打造500餘艘各型商用船舶,台船的設計能力、生產技術、品質及交期已在國內外航運界建立口碑,並建立多個技術及產品品牌,如ES(Energy Saving)-10/20/30、SODO(Seaway Optimum Design & Operation)、SSB(Sea Sword Bow)、EMS(Easy Maneuvering Ship)、SEEF(Super Eco Feeder Family)、Tranbo(Transformer Jumbo),CSBC除已是全世界極富盛名之貨櫃輪專業廠,並以其優異之半潛式重載船(Semi-submersible heavy lift carrier) 之設計與建造聞名於世。以下茲舉二型代表性船舶為例:

1. 14,000 TEU巨型貨櫃輪(Mega Containership)
       為追求規模經濟及最佳的營運效益,船舶大型化之趨勢已勢不可擋。國際知名之加拿大船東西斯潘(Seaspan)於2013年8月向台船公司訂造5艘14,000 TEU巨型貨櫃輪,並由陽明海運長期租用,此為台船公司首次承接此14000 TEU貨櫃輪,本型船競爭對手則為韓國最大的造船集團現代重工。
       台船承造之前兩艘船已於2016年5月完成交船,與韓國現代重工建造的船舶相比,台船建造的船舶載重噸多521噸、貨櫃數多115TEU、船速快0.3節、馬力少900KW、省油5-6%等,不論在品質、性能、可靠度均一一超越韓廠,獲得船東之高度讚賞,並再度確認台船在設計及建造技術方面具備承接複雜工程之能量,所以能在首次設計及建造14000 TEU貨櫃輪即大幅超越有豐富經驗的韓國現代重工。」

2. 65,000載重噸半潛式重載船
台船於2014年10月與新加坡船東格陵蘭石油公司(GPO)旗下的4家子公司簽訂4艘65,000載重噸半潛式重載船之建造合約。台船憑藉先前建造2艘57,000載重噸半潛式重載船藍馬林號(MV Blue Marlin)及黑馬林號(MV Black Marlin)的優異設計與建造品質,取得船東信任,於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本合約。在傳統船型市場不景氣的環境下,台船仍能區隔市場,以具競爭力的條件獲得船東青睞,建造此種高度複雜的特種運輸船,證明我國之造船實力及潛力已具國際一流之水準。

       本型船設計有雙艉鰭(twin skeg)並採用最進步及安全的雙電力推進系統(redundant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配合可變螺距螺槳(CPP)與襟翼舵(Flap rudder),船艏及船艉各2台側推器,在低速航行及海上裝卸貨物時,具有良好的操縱性能;以及具動態定位系統(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可在無法下錨的深海海域精確定位,以進行超大及超重之特種貨物如大型鑽油平台及大型軍艦之承載;另外,本船須在冰區操作,符合冰區操作規範(ice class)要求的設計與建造困難度亦高,目前台船正積極進行設計與建造相關工作,預計2017年第一季此全世界最先進之半潛式重載船即可呈現在國人及世人眼前,再創台灣之光。

(二) 主力軍艦,自主建造,妥善優異
       支援國防建設為台船公司建廠之四大任務之一,是以數十年來戮力肩負國家賦予的造艦任務,迄今已建造116艘各式軍事艦艇,包括30艘新一代光華六號飛彈快艇、第一代及第二代油彈補給艦、8艘成功級飛彈巡防艦及11艘錦江級近岸巡邏艦等。其中,海軍委建之光華一號PFG-2成功級飛彈巡防艦自第三艘起,即不需美方技術協助、完全由台船公司自力建造完成,品質、交期、效率名列全球建造該級船船廠之前茅,深獲美方肯定。亦由此案奠定台船公司在艦艇建造、設計及整體後勤之深厚根基,遂能持續達成後續光華三號、光華六號及新一代油彈補給艦之建造任務。前述116艘軍艦之自力設計與建造,除了厚實國艦國造之能量外,另針對服役期間之維護與保養,甚至功能的提升,台船亦均能就近支持,大幅提升我海軍艦艇之妥善率與作戰能力。

四、國艦造之機會與挑戰

       在前述國艦國造之願景及政策目標之下,加上國內造船相關產業在過去數十年來無論在精品商船及持續造艦所累積之深厚基礎,未來國艦國造是有相當好的機會與條件可以完成任務;然不可諱言亦有甚多重大挑戰待克服解決,以下茲舉數例;唯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在過去精品造船及自力造艦之基礎上實具備足夠及充分的條件自力建造新一代艦艇,造船業具有充足的信心,冀望國家及人民亦須下定決心自立自強。
(一) 機會
1. 國內具備大、中型船艦造修能量的船廠。
2. 國內造船業界具備複雜及先進商船之整船設計與客製化能力,可以提升至軍艦的設計與建造。
3. 國內造船業界具有建造過百餘艘艦艇的經驗,目前亦積極進行艦艇設計與建造能量的準備。
4. 國家造船產業政策支持國艦國造,海軍亦提出一個未來20年艦艇需求的規劃藍圖,如能順利實施,將提供國內船廠一個可長可久的造艦計畫。
(二) 挑戰
1. 造船人力出現老化趨勢、加上國內造船教育人力短缺,造成人力斷層。
2. 造船設備逐漸老化、現代化設備亟待補充及更新。
3. 研發創新能量亟待補足以符合少量多樣化的造艦業務需求。
4. 欠缺造船周邊產業,尤其是艤品與船用裝備廠家不足。
5. 造艦紅區裝備(仰賴進口之管制裝備)取得不易,增加建造船艦的困難度。
6. 須突破外交瓶頸,取得國外先進造艦設計藍圖及技術協助。

五、結語

       船艦是海上運輸及海權維護之載體,所以造船業之發展對台灣非常重要。造船產業也是綜合性工業 ,是海運業、國防產業及海洋戰略發展的重點,除可促進船用裝備、鋼鐵等中下游工業的連鎖發展,亦可帶動一般性工業(鐵艤品、塗裝、室裝、電機、電纜等)的發展,產生群聚效應,提供大量的人力需求,創造產值及促進本地就業機會。
       台船在過去數十年,持續投入國艦國造,並成立國艦國造推動小組積極進行新一代艦艇的建造準備,包括人才培訓、潛艦壓力殼試研製、盤點國內造艦能量及國外專業廠商訪查等,台船也與相關企業及法人如船舶中心、中鋼公司、漢翔公司、中國驗船中心等加強聯繫與合作;另外,持續擴大及深化與台大、成大、海大與高海科大造船相關系所的研發合作及人才培育計畫,除了在造船課程學程的規劃外,也進一步加強基礎技術和應用技術研究,以強化創新基礎,培育及儲備造艦人才;凡此種種均展現國人自力造艦之決心與準備。
       軍購預算動輒數千億元,如果能把部分預算用來支持本土的國防相關產業,將可為台灣帶來相當大的經濟效益;有政府明確的國艦國造政策支持,在現有國內造船造艦之能力及能量基礎之上,結合海軍、國內造船界、相關企業與學校等產、官、學、研的能量,在政府的決心及社會大眾支持之下,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執行此艱鉅任務,而國艦國造及國防產業自主之全面開展亦將指日可待、成果可期。

(如欲瞭解更多大師專欄文章,請點選MII金屬情報網)

曾國正

曾國正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曾國正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學歷:台灣大學造船工程碩士
經歷: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處副理、助理副總經理
 
點閱數:155492
回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