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師專欄

評析—建構研究法人核心產業研發聯盟,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

臺灣自1973年發展重化工業,其中以發展電子、鋼鐵與石化為主,藉以改善產業結構、發展中、上游產品,此一階段以前的工業發展重心主要為南部地區。自1980年代中期,臺灣轉而發展策略性,在北部地區引進資訊、電腦、電子相關產業,造成北部地區製造業快速的發展;同一時期,南部則仍側重於金屬製品與石化產業。同時,同時,金屬、石化的下游產業自1990年代也逐漸外移,特別是中國大陸為我國最大的對外投資地區。
       
       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改革開放以及兩岸加入WTO,兩岸經貿往來日趨熱絡,貿易金額也逐漸擴大,依據財政部統計,臺灣對中國大陸出口2000年為43.92億美元,爾後一路成長,到2008年的66.88億美元。其中,臺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產品以工業材料與零組件為主,主要作為中國大陸加工出口之用,這些商品的出口主要是隨著1990年代政府開放台商對中國大陸投資,所帶動的中間財貿易需求增加所致。

       2009年由於金融海嘯出現了首次的衰退,對中國大陸出口金額為54.29億美元;之後呈現復甦2010年、2011年分別為83.96億美元。然而,到了2012年,出現第二次的衰退,出口金額僅有80.71億美元,2013年、2014年則上升至81.79億美元與82.12億美元。同期間,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則是呈現停滯(甚至衰退)。在此之間,臺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二次衰退的原因,許多研究的結論指向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的崛起,特別是中國大陸產業鏈的向上延伸,已弱化國內中間財在國際供應鏈所扮演的角色。

       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的崛起,主要是由於中國大陸從「世界工廠」逐漸轉型為「世界市場」後,在龐大內需市場支撐下,由於累積多年製造經驗與技術研發能量,廣納全球人才、加以政府資金的大量投入以及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中國大陸政府催生並支持多個產業與品牌快速成長,進而驅動紅色供應鏈迅速崛起。如十二五規劃積極扶持中國大陸智慧手持裝置供應鏈,要求品牌業者採購中國大陸零組件比例須達一定比例,迅速提升其零組件業者接單實力,逐漸影響原先由台商主導的供應鏈體系。

       另外,在金屬與石化產業方面,由於中國大陸國內外資金的大量投入,導致相關產業上游產能不斷的擴增,逐漸的擠壓臺灣過去以投資帶動中間財出口貿易的經濟發展模式。同時,由於產品生命週期等差異,臺灣大多數的研究發展資源投入於電腦、電子與光電等研發密集製造業領域,在面臨紅色供應鏈崛起時,相關業者(主要在北部)較能快速的因應其衝擊;然而,過去十年間,南部地區雖受惠於金屬與石化中間財出口至中國大陸需求增加,但相關業者對於研究發展投入普遍缺乏,造成上游中間財價值的停滯化以及下游最終財應用的空洞化。

       為促進經濟的永續發展,經濟部雖然利用法人科專、業界科專與學界科專及多種政策工具組合協助產業進行技術升級;然而,廠商受限於其本身成本預算與知識來源等因素,難以享受政府科專計畫的資源。另外,為擴大研發成果應用、縮小產學落差,政府也推出產學大、小聯盟等相關計畫。然而,這樣的方式僅侷限在特定企業或其單一供應鏈,並無法協助整個產業進行整體的技術提升,特別是南部地區中、小企業更由於財務、生產規模等因素,將難以享受到政府的研究資源進而阻礙產業的升級與轉型。

       此外,為解決國內傳統產業所面臨的技術創新與應用不足、轉型困難與出口弱化,經濟部技術處推動「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今(2015)年度以「標竿企業帶領產業鏈整合」為概念,期望透過標竿企業在關鍵技術、專利、品牌與市場所掌握的關鍵成功因素發掘,透過計畫整合推動平台,發揮產業示範效果。

       以「標竿企業帶領產業鏈整合」的概念,同樣可應用在促進產業研發投入,以帶動中小企業技術升級與轉型。由於標竿企業掌握產業發展的關鍵優勢,政府若能夠利用標竿企業推動產業研發聯盟,藉由掃描產業多元創新需求,辨別產業技術缺口,藉由上下游整合,制訂產業技術發展藍圖,攻堅產業競爭核心技術,將有助於促進研發聯盟內成員快速進行關鍵技術與市場需求的掌握,降低研發風險,分攤研發費用,並強化上下游供應鏈的整合。

       然而,實務上標竿企業通常只願意協助自己的供應鏈成員,不願意帶動整體產業鏈的研發聯盟。因此,善用研發政策工具,以研究法人為橋梁,串連標竿企業,推動產業研發聯盟,培養兩個以上的產業(同業或異業)供應鏈,並建構合理的研發利潤共享與交互授權制度,發揮產業知識外溢及研發風險分散的效果,共同合作帶動產業結構轉型,促進具競爭力之新原料與新產品開發。

       因應紅色供應鏈崛起,南部地區以中間財為核心所扮演的國際供應鏈角色必將有所調整。利用研究法人串連標竿企業,建構產業鏈研發聯盟,透過研發聯盟的外溢效果帶動更多中小企業創新研發,重新建構與強化南臺灣金屬、石化及其下游應用產業的供應鏈完整性,應該是提升南臺灣上游中間財的高值化以及促進下游相關製成品應用的差異化的重要策略性作為。

李仁耀

李仁耀 (高科大國企所/教授 兼 系主任)

高科大國企所教授,經常受行政院農委會、國科會及高雄市政府委託,長期擔任政府部門軍師,不但能提供獨到的見解,也常提出提供政府施政及企業因應之道。
點閱數:155404
回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