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宣導
協助扣件產業低碳轉型 工業局舉辦實務工作坊
經濟部工業局今(14)日,攜手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台灣螺絲工業同業公會及台灣螺絲貿易協會,共同舉辦「扣件產業低碳實務工作坊」,共有世德工業、三星科技、朝友工業、芳生螺絲及穎明工業等52家業者參與,顯示國內螺絲扣件業者積極投入減碳的決心。
工業局指出,歐盟預計10月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要求進口產品申報碳含量,為協助國內螺絲扣件業及早準備,工業局日前已邀集產官研單位針對歐盟CBAM初步規範、國際扣件大廠低碳轉型案例、氣候變遷因應法及綠色供應鏈減碳推動案例等議題進行分享。
工業局說明,歐盟首先針對高碳排放產品進行列管,與金屬製品相關者主要可分為鋼鐵、鋼鐵製品(包含扣件)與鋁及其製品三大類,其中台灣扣件產業被CBAM納管產品為7,318系列產品以外銷為主,主要應用在汽車、建築、電子電機等重要應用端,如福斯及BMW等;台灣扣件產業去年出口全球約新台幣2,026億元,其中出口至歐盟占我國出口總額25%,約新台幣504億元,顯示歐盟為我國扣件重要外銷市場。
此次工作坊特別邀請國內螺絲扣件大廠「世德工業」,分享受國際客戶要求進行減碳的經驗,自111年起,世德工業透過金屬中心的金屬材料及製程優化計畫,進行低碳轉型二部曲。首先,為方便管理產品碳足跡數據,導入「碳含量追溯平台」,來串聯生產資訊系統(如ERP/MES)、製程設備能耗擷取(如智慧電表),可即時呈現各類產品生產歷程;接著,金屬中心根據平台提供碳排資訊,快速找出高碳排熱點,並經由智慧監控系統應用,來提升機台之稼動率,降低產品製造不良率及減少廢料。
工業局表示,針對螺絲扣件業等受CBAM影響的產業,將串聯相關產業公協會,辦理歐盟申報碳含量說明會等相關協助。世德工業也提醒,在導入低碳技術解決方應用前提,企業內部應先整理好碳盤查清冊,透過盤查清楚了解廠內碳排放源,再經由專業單位如金屬中心輔導。
配合行政院「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工業局推動製造業「低碳化、智慧化」的升級轉型相關措施,歡迎有興趣參與相關諮詢診斷或人才培訓課程的業者,可以跟所屬金屬產業公協會洽詢,或聯絡金屬中心廖副組長(07-3513127分機2319,ericliao@mail.mirdc.org.tw)。
